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媒体中心 > 健康科普

“爱耳日”大揭秘 | 拯救当代年轻人的“听力危机”

2025.03.03

173

字号:

3月3日,是“全国爱耳日”,今天,我们一起来做个听力小测试。

情景1:在地铁上、公交车上要是有人手机外放短视频,你会不会默默把耳机音量调高两格?

情景2:睡前刷手机时,耳朵是不是总被耳机压得生疼?今天国际爱耳日,咱们得聊聊当代年轻人正在经历的"听力危机"。

你可能不知道,咱们的耳朵比想象中脆弱得多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,全球有15亿人存在听力受损,其中超过10%是18-35岁的年轻人。去年我们医院接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,00后占比竟然超过了三分之一。看到这些数据,是不是突然觉得耳朵有点发凉?

先给各位脆皮年轻人支几招硬核护耳攻略。要是遇上广场舞大妈的音响“暴击”,或者隔壁邻居装修的电钻“攻击”,赶紧掏出秘密武器——没错,就是几元钱就能买到的橡胶降噪耳塞,它由硅胶或是低压泡沫材质、高弹性聚脂材料制成的。插入耳道后与外耳道紧密接触,以隔绝声音进入中耳和内耳(耳鼓),从而隔绝噪音“骚扰”,这玩意可比耳机自带的降噪功能便宜+实在多了。

说到耳机,咱们得重新认识这个"亲密伙伴"。知道吗?当你在健身房戴着耳机挥汗如雨时,运动产生的肾上腺素会让痛觉迟钝,这时候的85分贝相当于日常的100分贝。建议各位试试"60-60法则":音量别超手机最大音量的60%,单次使用别超60分钟,把耳内声音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,毕竟听力损失就像泼出去的咖啡,可没有"撤回"按钮。

还有就是,部分朋友喜欢的掏耳朵这事,得给咱大伙儿说清楚了。咱们耳道里的耵聍(俗称耳屎)可是自带防御系统的智能管家,日常用棉签掏耳朵就像拿着扫帚捅空调滤网——不仅清不干净,还可能把"垃圾"捅得更深。真要是堵得慌,去医院挂个号,医生用专业工具10分钟搞定,比你自己折腾安全多了。当然,如果喜欢掏耳朵的那种“舒服”的感觉,记得不要次数太频繁、每次清扫的时候不要太深、更不要用硬质的挖耳勺“硬来”。

最后的最后,还有个重要提醒。如果出现长时间“耳鸣”的情况千万别硬扛。上周有个小哥熬夜后左耳突然嗡鸣,以为是累的没当回事,三天后送来时高频听力已经永久受损。记住,持续48小时耳鸣就是身体拉响的红色警报。

现在放下手机,摸摸自己的耳朵。这对24小时待机的小可爱,可是你感受世界的立体声接收器。转发这篇文章给那个总把耳机当耳环戴的兄弟or闺蜜,保护好听力,才能准时聆听“春的声音”。


稿件来源:耳鼻咽喉头颈外科

作者:杨晶 医师

分享

医院地址:绵阳市三台县潼川镇解放下街139号

急救中心:0816-5555120 门诊热线: 0816-5229479(8:00-17:30)

医院总机:0816-5222349 投诉电话: 0816-5230270 0816-5226180(工作日8:00-12:00 14:30-18:00)

官方微信

Copyright © www.stxy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三台县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| 蜀ICP备18028375号-7 |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川卫网审2015.173号

技术支持:天健世纪科技